一、概况
河南洛阳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,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,总规划面积18.06平方公里。园区位于洛阳市城区西北部、处在“郑洛工业走廊”的核心区域。陇海铁路、310国道、环城高速纵横穿越园区。
园区东临华山路,南邻涧西重工业基地、科研中心和河南科技大学,西临环城高速,北依城市外环路和洛阳飞机场、连霍高速公路、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条件。
二、发展定位
园区定位于建设国际知名、国内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,中部地区区域性综合物流基地,产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。
园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、现代物流产业和以电子信息制造、生物技术、新材料为主的外向型新兴加工产业。目前,已有国机集团一拖工业园、国机重工产业园、正大产业园、中科院生物技术中试基地、三井物产新能源材料、台湾炘源晶光伏科技等数十家企业进驻园区。
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优势,洛阳工业园区在区域内核心位置,规划3.071平方公里,布局建设洛阳综合保税区,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制造、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出口加工产业,为外来投资企业构筑对外经贸联系的优势平台,努力成为产业集聚、特色明显、创新开放、集约高效的一流开发区。
三、投资优势
1.良好的物流交通条件
园区处在陇海铁路大动脉线上,区内建有洛阳火车西站,距洛阳机场、连霍高速公路仅三公里,310国道从园区中心穿越,各类交通设施齐全、物流运输四通八达,可形成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海洋等多式联运,能够满足加工贸易“大进大出、快进快出”的运输要求。作为最早开放的内陆口岸城市之一,一类航空口岸,二类公路和铁路口岸等健全的物流服务体系,能够为高效快捷的物流和贸易提供有力的保障。
2.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
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副中心,洛阳扼守东西、连通南北,位于中原城市群三大产业带的交汇点,北接京冀渤海湾、东望鲁苏长三角、南连两湖珠三角,是西部地区通往我国最具活力的三个主要经济区的桥头堡,也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。
3.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
洛阳综合保税区公路、铁路、航空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齐全,区内具备“七通一平”的基础设施条件,公铁海联运口岸、物流服务外包平台、工业博览城、青年公寓等一批产业、生活配套设施,能够为企业物流、用工等各个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撑。
4.丰富的劳动人力资源
依托洛阳市50万产业工人,30余所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,14所国家级科研院所,可为企业提供大量优质的人才人力资源。
洛阳市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080元,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,能够为企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。
5.宜人的工作居住环境
洛阳工业园区高标准编制并实施了城市景观规划方案,以工博城、万众e家、国花宝居、金水湖休闲度假区等为主的商业、商务、居住、休闲、娱乐等服务功能不断健全,金水河、涧河等水系工程已启动,旨在打造一座融历史名城、现代产业、水岸韵味为一体的魅力新城区。
6.良好的投资发展机遇
2011年9月,国务院《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》出台,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,抢滩洛阳综合保税区这片热土,承天时、秉地利、聚人和,必将带来丰厚的投资回报和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