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标题:商丘市睢阳区招商局招商信息
所属区域:河南 商丘 睢阳区
所属行业:全部都可以,产业集聚区主要是引进医药化工、纺织服装、高科技项目级物流项目。
总投资:不限
项目有效期:5年
项目简介:
睢阳区基本情况
睢阳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,是商丘市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全区辖9个乡、5个镇、4个办事处,土地面积960平方公里,耕地95万亩,总人口82万。
睢阳区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是三皇之首燧人氏和华商始祖王亥故里,是“中国火文化之乡”,是“三商之源、华商之都”。睢阳区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,是全国重要的铁路、公路交通枢纽,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、105国道和310国道在此交汇,连霍、商亳、商菏、商周四条高速公路贯穿其境。睢阳区资源丰富,是国家优质小麦、优质棉基地和全国生猪生产基地,是全国著名的“泡桐之乡”,化工、纺织、食品、木材为其四大支柱产业,宋绣、桃花扇、林河白酒、大有丰酱菜等产品闻名全国。
近年来,睢阳区积极实施“工业立区、农业稳区、旅游商贸活区、科技教育兴区”战略,促使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,三次产业比重逐步实现了由“一、二、三”到“二、一、三”再到“三、二、一”的转变;2009年,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15.3亿元,同比增长12.1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.9亿元,同比增长26.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.1亿元,同比增长19.6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28元,同比增长6.1%;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175元,同比增长16.3%。全区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7.2亿元,同比增长10.7%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.19亿元,同比增长13.3%,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.82亿元,同比增长16.8%。
睢阳区旅游资源丰富,文化积淀丰厚。境内的商丘古城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,名列中国十佳古城,归德府城墙和宋国故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商丘古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近年来,睢阳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,投入资金近4亿元做好了对商丘古城的保护、开发、利用工作,一批历史遗迹得到修复,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旅游功能逐步健全,商丘古城知名度大大提高。2009年,睢阳区被命名为“中国火文化之乡”,古城旅游区被命名为“省级风景名胜区”,商丘古城荣获同程网“最具影响力奖”,全年接待游客280多万人次,同比增长13%;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.1亿元,同比增长14%。
睢阳区农业生产及产业化发展情况
睢阳区地处豫东平原,气候温暖,雨水充沛,适宜农作物生长,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。近年来,睢阳区积极实施农业稳区战略,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,产业化水平逐年提高。2009年,全区70.8万亩小麦平均单产465公斤,同比增长2.6%,总产达到3.3亿公斤,同比增长3.85%;秋粮平均单产490.1公斤,总产达到4.3亿斤,粮食生产连续5年夺取丰收,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一是种植小区建设稳步推进,品牌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全区落实经济作物面积43万亩,其中蔬菜6万亩,西瓜6万亩,脱毒土豆、早熟西瓜、名优水果、烟叶、中药材、三樱椒、芦笋、食用菌、温棚蔬菜实现了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生产,各种基地面积发展到30万亩。在已通过的郭村土豆、李口早熟西瓜、毛固堆实心大葱、临河店名优水果、古宋蔬菜、娄店三樱椒、娄店芦笋等6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李口早熟西瓜、娄店三樱椒、郭村脱毒土豆三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础上,又申报了
全区粮食、木材、棉花、畜禽等四大主导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规模化、区域化发展布局;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,形成了企业带动农户,农户为企业服务的良性循环。目前,全区拥有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6家,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,区级扶持的龙头企业600多家,带动近15万农户增产增收;发展一村一品专业乡镇9个,各类专业村发展到72个,专业户1.7、万余户,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0多家,正式注册49家,入社社员4000多人,带动农户2.14万户,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3万余人,全年农民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收入增加1300万元。一是拉长粮食加工产业链。目前,全区共有各类面粉加工企业130家,年加工小麦2.5亿公斤,年产值5亿元,麦芽加工企业发展到5